想在美国大学拿高分又懂社交,代价就是别睡觉!

想在美国大学拿高分又懂社交,代价就是别睡觉!

 

国外大学里有个广为流传的3S魔咒——study,social以及sleep,你想要雨露均沾,但现实只允许你占有两个。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具体说说,3S魔咒可以被打破吗?学习已经很忙了,还有必要去社交吗?

3S魔咒

据说在国外的大学里,每个学生都会面临一个3S魔咒——study,social以及sleep,谁都渴望三者兼顾,但事实上,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很多人只能满足其二。

Helen就陷在了这样一个困境里。9月刚来美国读大学的她,每天除了学习,还会坚持去gym健身,保持8个小时的睡眠,一直按照自己制定的日程行事让Helen很有满足感,可是唯一让她觉得困扰的是,自己越来越封闭了,不仅身边能说话的人屈指可数,而且自己也不太愿意花费时间和他们social。

「如果大二以后为了找实习,我会有目的性的去积攒人脉,但是现在这些所谓的社交在我看来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花很久聊微信,出来吃饭逛街或者聚在一起玩玩狼人,一晃就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回去以后再把我计划要做的事情做掉,就要压缩我的睡觉时间。」

我知道社交太少是不对的,但是总觉得社交会打乱我的计划表。只能说,在这三个S里,社交肯定被我排在学习和睡眠之后。」

学习,毫无疑问会占去学生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一份漂亮的GPA是通往研究生学院或者高薪工作的必备条件。相反,如果你不幸挂科,重修的代价不仅仅是高昂学费,更可能会拖下你整个课程安排的后腿,甚至让你延迟毕业。

社交,也不能不重视,尤其在美国这种讲究networking的文化下。没有在社团里展现过领导力,不喜欢和陌生人在party上寒暄,不懂怎么在电梯间里向大神pitch,张不开嘴的你很快就会发现,如果不在大学期间参与活动广结人脉,不仅无法真正融入当地的圈子,更可能在找实习上遇到困难。

睡眠,它的必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估计你也曾因为赶论文忙复习熬过几次夜,那种睡眠被剥夺不得不靠咖啡Red Bull提神硬撑的感觉真的不好受。可是,想要保持传说中的8小时睡眠似乎是奢侈,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还挺光鲜亮丽的化妆打扮,几周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天天穿帽衫+legging,顶着一个没睡醒头混迹在图书馆中了。

3种选择

edmeds24.com,让我们来看看,如果三选二,会有哪些割舍和选择。

Study & Sleep

这个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选择了:大学生活基本等同于两点一线的宿舍——图书馆。即便你住在他们的隔壁,也很少在平时看到他们在走廊里闲逛,因为除了学习,他们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简单粗暴的说,这样的学生就是一群「nerds」(书呆子)。除了成绩还不错,他们最喜欢吹嘘的就是自己昨晚又睡了多少小时。

Social & Sleep

这类简单说就是PartyQueen或者SocialKing,他们常年混迹于各种高大上的社交聚会和论坛讲座,喜欢发各种pose的集体照和##到票圈、Facebook和Instagram。每次刷他们的主页,都会让你觉得好像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个不需要写论文和考试的世界里。当然,他们也会熬夜学习,但目的倒不是为了拿高分,而是考完了可以继续狂欢。

Social & Study

这类通常会被人膜拜为「大牛」——他们往往从一个午夜party回来,眯上一会又爬起来去上早课,中午要去社团负责下个月的活动策划,下午的tutorial上顺便填了一下暑期去非洲做志愿者的申请。可以说他们的生活就是连轴转,学业没有落下,社交活动也极度丰富,但睡眠时间被压榨的少得可怜。所以和这样的大神们见面聊不出3句就会听他们说「我上周总共就睡了20小时,真的是累成狗了。」

你问我有没有三个S都兼顾而且身心健康的童鞋存在? 当然会有,不过他们的形象可能也没有想象的那样完美。可能他们也没有门门都是A,可能他们也放弃了一些课外活动,可能他们也有熬夜做project的时候,只是我们没有看到

割舍不下

我问Helen,「为什么觉得不social是不对的?」

「我自己觉得还好,但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比较social,所以觉得自己和他们不一样。」她说。

「他们比较social是怎样的?」我追问。

她举例说认识一个学姐,可以为了学习和社交每天都在2点以后才睡。「这种牺牲睡眠换取社交的方式我做不到。」

「除了牺牲睡眠,还会有其他牺牲吗?」我继续问。

「有人会因为事情太多安排不过来。」Helen说,「这也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他们经常娱乐,不会有那种发现作业写不完的时候嘛?或者考试复习不过来?如果会有那种情况,他们为什么还能玩的那么开心呢?」

「你好像很担心社交活动太多会扰拦你的生活?」我说。

她点头,说「所以要每天有规划的进行。如果按照计划学习生活,就不会有这种兵荒马乱的情况。」

你想要的规划,是按照自己的步调做成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还是要参考一个所谓的准则做成别人眼中的模范呢?

Helen沉默了一下,说「可能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吧。」

纠结的根源

如何平衡大学生活里的3个S,相信不少同学会遇到和Helen一样的纠结。

学习已经很忙了,还有必要去社交吗?

什么样的社交是有价值的?

花太多时间去社交会影响学习生活吗?

如果人们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出决定,那么这些问题都很好回答。

「 我喜欢交朋友,特别是经历丰富的人,很喜欢听他们说故事。」

「我就是不喜欢和不熟的人装熟聊天,所以一点都不喜欢party这种场合,好尴尬。」

可现实中,大多数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那么干脆,总是会瞻前顾后的考虑别人的眼光,参考别人的生活。

「我晚上还有个quiz要做,没时间去和他们吃饭。但是如果拒绝会不会惹他们不高兴?」

「为什么她GPA又高,又参加那么多社团,我怎么就做不到?」

Helen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一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拥有绝对的掌控感,对计划打乱阵脚大乱的情况零容忍。另一方面,她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和别人比较,选择性的关注别人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然后责备自己够好。

打破魔咒

所以,在Helen看来,想要不打乱自己的计划,不压缩睡觉时间,又不得罪朋友,参加他们的社交,只能是对自己更狠一点,比如提高效率。在她看来,如果提高了工作效率,空余的时间就多了,就可以和朋友出去玩,就不会心疼花掉的时间了。

可惜的是,这并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

问题根本不在于效率的高低,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安排不同的任务——简而言之就是Prioritising(优先化)。这才是时间管理最核心最基本的方法。

简单来说,安排一项任务之前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如下表所示):第一,这件事重要不重要?第二,对谁重要,对谁不重要?

对自己重要,对别人也重要的事情  ,不管你有多忙,这种任务都应该拥有最高优先权。比如说课业和工作。但要注意,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可能你觉得假期实习很重要,但别人觉得与家人团聚更重要。

对自己重要,对别人不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健身,也应该拥有较高的优先权。每个人的喜好和想要的目标是不同的,因为每天去gym的习惯推掉了闺密的下午茶会并不是自私的表现。违背别人的意愿,并没有给他们造成直接的伤害,但是一味牺牲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会让你感到很被动。

对别人重要,对自己不重要的事情  ,比如一些不是很感兴趣的活动。虽然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社交来维系情感。但是,如果与他人的关系不足够亲密,兴趣点和价值观也不完全相符,那么强颜欢笑的去参加是会很囧,不如选择委婉拒绝

对自己不重要,对别人也不重要的事情  ,比如自拍p图发票圈。虽然很多人也意识到社交网络上的形象是刻意营造的,但还是容易深陷其中,觉得这是维持和扩大社交圈的必需。但事实上,即便你一个月没有更新,你在现实中会往来的朋友还是那么多,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很多人以为国外大学的3S魔咒是无法打破的,大家都是忙得飞起却依然对自己的生活不满,觉得还差一点时间。但事实上,只是我们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到了一些不太有必要的事情上,结果让自己不满足,也没有让自己在乎的人快乐。我们总是在想如果有更有效的时间管理来完成自己想做的就好了,却忘了问问自己想做的,想坚持的到底是什么。时间管理也好,平衡大学生活的3S也好,说白了不过是认清自己的内心,不要盲目的被同伴压力影响,追着别人的影子乱跑,却忘了自己原来想去的地方。

◆  ◆  ◆  ◆  ◆ 你有遇到3S魔咒吗?

你会纠结于社交活动有没有意义吗?

你有「被迫」改变计划去参加社交吗?

告诉我们你对大学里社交活动的看法

和我们一起聊聊你的心情起落


作者:Queenie Gu

转载公众号:留学心理程

DAL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