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与你一起畅谈“科学复兴”

霍金与你一起畅谈“科学复兴”

GMIC2017北京大会4月27日开幕,全球近百名顶尖科学家、行业领袖“华山论剑”,分享前沿洞见,寻找人类发展难题的破题之道。科学巨人霍金也远程发表了主题视频演讲,提醒世人:人工智能或许能根除疾病和贫穷,但也可能摧毁人类

读“霍金三部曲”看未来

时间简史

史蒂芬·霍金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的岁月里,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时间简史》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但是从那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教授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险者卫星(COBE)的最近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离宇宙创生的30万年之内,并显露了他所计算的在时空结构中的涟漪。尽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极为清晰而机智,有些读者仍然觉得难以掌握复杂的概念。为

果壳中的宇宙

史蒂芬·霍金

安万特科学图书奖作品!霍金继推出轰动全球的《时间简史》后,奉献的又一部科学的精华!相对论和量子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尤其是前者,他完全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构筑。所以在《果壳中的宇宙》的第一章相对论简史中主要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则是实验观测的被动产物,它的含义迄今还解释不清。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宇宙演化的主动参与者。物质分布使时空弯曲。现在再去侈谈宇宙之外的空间和时间,对这些概念进行所谓的思辨,只能是倒退到圣奥古斯丁之前。牛顿的时空观是一个虚幻,而虚幻的唯一功能是对软弱者的安慰。

大设计

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

霍金全新著作,阐释宇宙终极问题!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cialisnorge.com,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科学家正解人工智能

失控:机器、社会系统与经济世界的新生物学

凯文·凯利

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失控》涉猎: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控制论、运筹学、社会学……同时又堪比《黑客帝国》中洞悉未来的“神谕”,正在兴起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都可以在这本写于15年前的书中找到相关的影子。

奇点临近

雷·库兹韦尔

本书是一本有思维方法论启示的书;是一本站在历史的高度,正面思考科技力量的书;是一本充满想象与预言,但又不失科学论证的书。本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21世纪既是数百年以来科技、创意的顶点,又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真挚的愿景。

皇帝新脑

罗杰·彭罗斯 许明贤 吴忠超译

渥夫物理奖获得者彭罗斯力图解答人类最大的谜题:人脑是如何思想的?人工智能是怎样影响人类的?彭罗斯教授担任牛津大学极为有名的罗斯·玻勒教学讲席,在探索未知的天空物理和数学领域中,他是当今领导者之一。本书荣获1991年科学书籍奖,并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许多星期。在书中,他对电脑科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神经和精神科学以及哲学进行了广泛、深入浅出的讨论,向哲学上最大问题“精神-身体关系”挑战。历史上曾重复地出现过还原主义的思潮,最近代的便是人工智能专家的断言:电脑最终能代替人脑甚至超过人脑。彭罗斯的论断却是:正如皇帝没有穿衣服一样,电脑并没有头脑。书中充满了天才般的猜测,贯穿着探索真理的灵感和激情。阐释科学论题的新方式令人眼前为之一亮,重新衡量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作者提出他对现代物理及人工智能的新看法,建议人们必须彻底改变时间与空间的观念。

人工智能时代

杰瑞·卡普兰 李盼译

当机器人霸占了你的工作,你该怎么办?机器人犯罪,谁才该负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价值如何重新定义?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智能时代领军人、硅谷连续创业者杰瑞·卡普兰指出: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两大灾难性冲击:持续性失业与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机器正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工作,不管你是蓝领还是白领。而针对未来社会将要发生的这些问题,卡普兰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从企业、税收和保险等机制上构建起了一个有益的经济生态,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从技术发展中获益,带领我们一窥人机共生下财富、工作与思维的大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一书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给遭遇挑战的人们更多抚慰和安全感!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必读之作,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

机器智能

约翰·E·凯利 史蒂夫·哈姆

机器是否可以在未来某天像人类那样思考?从IBM的沃森首次参加电视智力竞赛开始,人工智能开始为更多研究领域以外的人所关注。计算机已经从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发展成为具有认知系统的复合型机器,它们开始具有感知、听觉、视觉、嗅觉,甚至能适应人类,自己学习…… 本书探讨了认知计算的当下发展成果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IBM研究院的资深研究专家将通过这本书带我们深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深入分析了人与机器如何高度配合才能创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认知计算离我们遥远吗?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手机应用开始使用认知计算解决难以攻克的大数据难题了。比如,基于认知计算的智慧医疗也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未来或将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在预测重大天气情况,为城市制订更合理的规划等领域,认知计算也有了最新进展…… 下一代计算机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们应该为之做哪些准备?两位作者将认知系统带到大众眼前,并打开了一扇展望未来计算的窗户。本书用生动有趣的案例,简单易读,是了解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不二之选。下一轮计算革命就要来了!

情感机器

马文·明斯基 王文革 程玉婷 李小刚译

大脑如何产生新想法?思维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运作的?意识缘何形成?什么是情感、感觉、想法?如果将人类大脑看成一台机器,那么这是否有益于我们设计出能够像人一样能理解、会思考的高级人工智能——情感机器?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机器具备了情感,是不是就可以取代人类?在《情感机器》中,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有力地论证了:情感、直觉和情绪并不是与众不同的东西,而只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同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思维有时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时又会转向情感的奥秘。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建模,他为我们剖析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为大众提供了一幅创建能理解、会思考、具备人类意识、常识性思考能力,乃至自我观念的情感机器的路线图。

人工智能的未来

雷·库兹韦尔 盛杨燕译

《人工智能的未来》作者库兹韦尔认为,2045年,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储存在云端的“仿生大脑新皮质”与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将实现“对接”,世界将开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奇点”到来!那个时候,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人还能称之为人吗?库兹韦尔把“奇点”当作一个绝佳的“隐喻”:当智能机器的能力跨越这一临界点之后,人类的知识单元、链接数目、思考能力,将旋即步入令人眩晕的加速喷发状态——一切传统的和习以为常的认识、理念、常识,将统统不复存在,所欲的智能装置、新的人机复合体将进入“苏醒”状态。库兹韦尔通过对人类思维本质的全新思考,大胆地预言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他坚信,未来人类一定会制造出可与人脑相媲美的“仿生大脑新皮质”。它们甚至比人脑更具可塑性,并可放置在云端,与遥远的人类生物大脑远程相连。那时,或许人工智能真的能够与人类相媲美!

临界:智能的设计原则(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

傅渥成

傅渥成,物理学在读博士,「知乎盐Club2014」荣誉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关注复杂系统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曾作为中国博士生代表参加在德国林岛举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物理真美啊。」「那当然,它可是我们科学里的女王。」对我来说,科学就是找规律。在极繁的世界里,找到它的极简「设计原则」。然而,一直以脑洞大开作为人生使命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证明我妈是我妈」这种问题居然能够用物理模型来描述。现在好像大家都在说模型:股票模型的目的是预测近期股票的走势;天文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推算出过去的夜空,得知千年以前的某一天月亮和星星的位置;而神经科学做的模型,旨在模拟人的大脑,让它能够像人类一样看、听、学习、思考、交流……但话又说回来,到底什么是模型?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在一个精准的定义。模型(model)这个词使用得相当广泛,站在T台上就是模特(model),放在存库里就是型号(model),所以当我们说到理论模型和模拟模型时,只能依赖于列举各种各样的「模型」来正确理解「模型」的概念。傅渥成的这本新书,提供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模型」,让你从新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细节。从西藏坛城沙画到黄石公园的森林大火,再到恐怖组织的活动;从鸟群的行为到大脑的行为,从黑客精神到互联网产品的黏性,从我们每天用的语言到金融市场;真令人感叹,物理学家们简直像是在脑门儿上装了探测仪一样,到处寻找隐藏的关联,简直就是团战「连连看」嘛!——赵思家(《日常神经科学:知乎赵思家自选集》作者)